通用防护策略与原则
- 最小权限原则:为用户分配最少权限,仅提供执行任务所需的功能和数据访问权。
- 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: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,以便对所有访问请求进行权限检查。
- 访问控制列表(ACL):建立访问控制列表,明确指定谁可以访问哪些资源和执行哪些操作。
- 输入校验:验证用户提供的输入,防止恶意请求的注入。
- 日志和监视:记录用户活动及访问请求,并监视潜在的越权访问行为。
- 应用程序更新和安全补丁:定期更新应用程序,库和操作系统,及时修复已知漏洞。
未授权访问防护策略
- 密钥管理:将敏感信息(如 API 密钥、数据库连接字符串)保存在安全的密钥管理系统中,而不是直接保存在代码或配置文件中。
- 限制访问范围: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和安全组,限制对访问受限资源的 IP 范围。
- 数据加密: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,保护数据的机密性。
水平越权防护策略
- 访问边界限制:在服务端实施限制,阻止用户访问属于其他用户的数据,尤其是在使用用户 ID 等参数查询数据时。
- 随机化资源标识符:使用难以猜测的随机资源标识符,避免攻击者通过简单的参数修改获取其他用户的数据。
- 对象级访问控制:在数据访问时检查请求者是否有权使用特定的数据对象,防止进一步的越权访问。
垂直越权防护策略
- 角色权限管理: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,明确定义用户和管理员可以访问的资源和操作。
- 严格访问控制策略:对管理员界面、功能和敏感操作实行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,确保仅具有适当权限的用户可以访问。
- 二次身份验证:对敏感操作和管理员权限实行二次身份验证(例如,短信验证码、邮箱验证)。